去买只在一家书店零售的书,这是什么感觉?
青年报资料图。施培琦/摄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书店从来都只是一个卖书的地方,但如今,书店的这种身份悄然转变。这些天,去到西西弗书店的读者都会发现,店里有一本太宰治的《人间失格》中译本在卖,而书店自己就是这本书的策划者。也就是说,书店有了自己的定制版图书,这让不少读者在意外中倍感欣喜。
--书店定制图书给读者获得感--
在西西弗书店大悦城店,读者钟小姐很欣喜地发现了一本独一无二的《人间失格》。钟小姐是日本文学迷,家里仅各种《人间失格》的中译本就有五六种,但是现在这本和之前的都是不一样的。
首先译者是著名日本文学翻译家竺家荣,她的译笔风格与太宰治的原著颇为相似。其次是选本,这书不仅有《人间失格》,还包含太宰治3个最具代表的中篇《人间失格》《斜阳》《潘多拉之匣》,四个最具声名的短篇《樱桃》《维庸之妻》《快跑,梅洛斯!》《女生徒》,1个日文版未完之作《GOOD BYE》,基本囊括了太宰治中后期创作高峰的所有优质篇目。再次,这书的装帧也是十分有特色的。
如此特别的《人间失格》,钟小姐后来才知道是西西弗书店与上海译文出版社合作推出的。西西弗旗下有一家推石文化公司,他们根据书店读者的反馈与出版社合作推出了这部定制版的《人间失格》,无论是译者、选本还是装帧设计,都是整合了读者需求的。作为书店定制版,《人间失格》只在全国的西西弗书店销售。钟小姐买了一本《人间失格》,她说此行很有获得感。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了解到,《人间失格》并非西西弗参与推出的第一本书,之前他们与译林出版社合作,推出了定制版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中译本,也是采取了另寻译者、独特装帧的方式,获得了读者的追捧。
--书店“自产自销”渐成趋势--
应该说,像钟小姐那样对于书店定制版图书欣喜过望的读者并不在少数。毕竟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之中,书店都是卖别人的书的。虽然也会有一些“自产自销”的书店,但那多是出版社开设的书店,比如华师大出版社的大夏书店等。大部分书店还只是一个连接图书产业上下游的一个销售渠道。
但现在,这样的局面正在发生改变。在《人间失格》和《月亮和六便士》的出版过程中,西西弗书店除了作为一个销售者存在外,还扮演了一个图书策划编撰者的角色,这其实是从中游向上游推进。这种情况过去在上海一些民营的人文书店也出现过,这些书店老板出了学术书放在自己书店里卖。
这些书店的“自产自销”更多地发生在一些网络书店。比如当当网就曾多次推出定制版图书,出版社专门为当当网制作了加有当当网LOGO封面的图书,也很受读者欢迎。
书店“自产自销”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种书店和出版社的合作模式意味着书店逐渐开始参与出版产业链上游业务,渠道对于优质、精准内容资源的渴望越来越迫切。而事实上,书店确实有自己的优势,书店每天都和读者打交道,处于销售的第一线,他们最了解读者的口味,现在“自产自销”可以这些掌握的口味反馈到图书出版上,就能制作出真正让读者满意的好书。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
-
去买只在一家书店零售的书,这是什么感觉?2019-09-18文体
-
“我的老师是‘网红’”——教育改革创新让学生们更爱上课2019-09-18要闻
-
这个办法太妙了!空奶粉罐变“魔方”,你会去看吗?2019-09-18上海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沪ICP备
18039396号